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期刊导读 >

社会环境变迁视域下五河民歌的形成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09-27 05:5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民歌、渔歌或山歌的产生,且能自成系统,最终形成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艺术形态,多源于其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地缘辽阔,人烟稀少,劳动者引吭高歌以叙其事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民歌、渔歌或山歌的产生,且能自成系统,最终形成一种具有独立意义的艺术形态,多源于其地理位置的相对封闭。地缘辽阔,人烟稀少,劳动者引吭高歌以叙其事抒其情,如陕北的信天游,“这个山头高来那个山低,瞧不见哥哥在哪里”(陕北信天游《想哥哥》)正是其写照。五河地居平原,位于淮河中下游段,水陆交通便利。与前述的民歌、渔歌或山歌多产生于封闭区域截然相反,五河民歌最终定型于五河而不是淮阴或淮南,自有其道理。《宋史·地理志》:“(五河)有浍、潼、沱、漴、淮五河,故名。”五河沿淮河向东未几,邻京杭大运河、洪泽湖,因水路交通发达,明清时期人烟辐辏,商贾云集,众多驳杂的人群带来了艺术文化的碰撞。五河民歌的历史记载最早见于1458年(明天顺二年)所修县志。同时,五河也是历史上“楚歌”的发源地之一,淮河流域连年饱受水患、战乱,民间艺人乃至于寻常百姓依靠“唱小调”“排小戏”“打花鼓”等糊口谋生,促成“南腔北调”的形成。由于统治者的爱好和身体力行,移民事件也对五河地区的音乐、娱乐风俗习惯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五河民歌的传播具有明显的融会贯通特色。

目前,学界在区域文化研究中往往以区域定位作为个案进行相对孤立的挖掘、分析,其目的无疑是为了凸显该地域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的厚重。然而,文化或文艺形式相通性因素太多,在相当广阔的区域内,都有类似的艺术形态存在,大同而小异。因此,考察五河民歌的产生,不能脱离它所生存的地域历史沿革。南宋咸淳七年(1271)始置五河县,属淮北东路淮安军。明洪武四年(1371)属临濠府,洪武六年(1373)九月改属中立府,洪武七年(1374)八月改属凤阳府。清初属凤阳府。雍正二年(1724)升泗州为直隶州,五河改属泗州。“中华民国”元年(1912)直属安徽省,三年(1914)五月隶属于安徽省淮泗道,十六年(1927)直属安徽省,二十一年(1932)属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区,抗日战争时期属淮北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泗五灵凤县。1949年改泗五灵凤县为五河县,属皖北行署江淮第二行政公署,后几经改隶,1983年7月1日改属蚌埠市。自明清以降,五河县域没有脱离“大凤阳”(凤阳府)的概念,五河民歌的前世今生注定要与凤阳歌产生千丝万缕的联系。洪武七年(1374)八月五河改属凤阳府,府属所辖区域不断变化,最多的时候为12州28县,明弘治年间5州13县渐趋稳定。在此意义上,论及五河民歌的形成,不可不涉及上述地区。而对五河民歌的历史考察,又着重于小调的研究,区别于凤阳歌或花鼓调。

1 交通便利加快文化交流碰撞

现代五河民歌扬名于五河县小溪镇,新中国成立前隶属凤阳县(其中东部蒋庄村属盱眙县),地处五河县最南端,淮河南畔,依山傍水,交通便利,104国道纵贯全镇。穿镇而过的026县道,之前则是连接嘉山县(现为明光市)潘村等地的交通要道。淮河由大柳巷折而向南,流入洪泽湖,因此这条三角淤积平原上的古道商贸通畅,人烟辐辏,经济繁庶。附近的大柳巷、朱顶、潘村、古沛、大溪河、小溪河、沱湖、临北回族乡等地,五河民歌都广为盛行,且笼统以五河民歌称之。由于五河自古水路通畅,南北文化交流频繁,五河民歌流行的区域也在不断扩展,淮河中、下游两省十几个县、市都有流传,甚至波及山东省部分县、市。

五河以淮、浍、漴、潼、沱5条大河汇集而名,漴潼河水系包括北淝河、澥河、浍河、沱河、石梁河、漴河、潼河等,浍河、沱河在五河城北相汇,石梁河出天井湖,一路由漴河自五河入淮,五河位于淮河中下游南北运口附近, 以浮山峡扼淮河东流入海,东承运河导漕运交通南北,因地处水运枢纽而逐渐聚居成镇,“舟车鳞集,冠盖喧阗,两河市肆,栉比数十里不绝,北负大河,南邻运河,淮南扼塞以此为最。”(《乾隆淮安府志》卷五·城池)中运河之间的北淝河、澥河、包浍河、沱河、新汴河、奎濉河、徐洪河,横跨河南商丘、安徽宿州、淮北、蚌埠和江苏徐州、宿迁等3省、6地市,由西北—东南流向汇入淮河经洪泽湖入江海。

黄河夺淮以前,淮河独流入海,尾闾畅通,水利通达,物阜民丰,所以有“走千走万,不离淮河两岸”之说。隋朝为了统一天下,“于扬州开山阳渎,以通运漕”(《隋书·高祖纪》),藉此攻伐陈,实质上则沟通了长江和淮河的航运。隋炀帝大业元年(605)三月,“发河南,淮北诸郡民,前后百万,开通济渠”(《资治通鉴·隋纪四》),沟通洛阳经成皋、中牟、开封、商丘、永城、宿县、灵璧至盱眙入淮河,从而形成了长江、淮河、黄河等水系的勾连畅行,促进了经济往来和文化交流,一时之间,扬州成为生活富庶、繁华辐辏的代名词,南朝宋人殷芸云“腰缠十万贯,骑鹤下扬州”,即为当时的写照。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0/0927/494.html

上一篇:画里话外
下一篇:某一天,《全球风暴》关于控制天气的构想会实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