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无花果(Ficus caricaLinn.)为桑科榕属多年生落叶果树,原产于阿拉伯南部干燥而肥沃的亚热地区[1],其果、茎、根及叶均富含多种氨基酸、维生素和多糖等成分,能降血压、抗衰老、提高机体免疫力,具有食用、药用和观赏等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广阔[2-4]。近年来,随着我国无花果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病虫害和自然灾害在生产实践中日益突出,影响植株的生长发育,使果品产量及品质急剧下降,对生产的影响逐年增大。因此,可针对不同产区无花果的生产实际,科学合理地开展病虫害及自然灾害防控,为当地无花果产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为此,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无花果病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掌握了其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并提出了合理的防治措施。
1 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
1.1枝枯病
1.1.1 发生特点 本病初期症状不明显,感病部位出现轻度凹陷,可见米粒大小胶点;随着病原菌的增多,会出现紫红色病斑。当病原菌达到一定程度时,病皮组织逐渐腐烂并深达木质部,对植株造成危害。4—5月为病害发生期,此后随着树木开始长势旺盛,病原体受到抑制,病原体利用风雨和昆虫等经伤口、皮孔或叶痕侵入,8—9月发病加深。此外,还应注意果园排水,尤其土壤过黏和冻害易诱发病害发生。
1.1.2 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管理,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黏度等,以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力。冬季及时清理植株感病部位,彻底销毁病枝,减少侵染源。植株发芽前喷施石硫合剂或40%福美砷600倍液,可起到预防作用。病症较重者,在5—6月,再喷施3次1∶2∶200的波尔多液,可有效控制病症。
1.2炭疽病
1.2.1 发生特点 主要发生在高温高湿季节即果实成熟期,潮湿气候易诱发病害发生。病害发生初期,果面可到圆形淡褐色病斑,果肉逐渐变软直至被侵蚀腐烂;随着病斑的下陷,果面逐渐呈轮纹状且颜色深浅不一,当病斑直径达2cm时,由病斑中心向外逐渐出现突起点;新梢也易感染该病,初期出现黑褐色斑点,而后逐渐扩大为轮纹状病斑,并出现落叶等[5]。
1.2.2 防治方法 加强栽培管理,土壤疏松通气,保持果园通风透光。冬季休眠期进行清园工作,及早清理病果和枯枝树皮。发病期30d前,对果树喷洒200倍波尔多液2次,每隔15d喷洒1次,尤其是在梅雨季节可保护果实免受病菌侵染;春季萌芽前,用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石硫合剂喷洒果园。发病后,及时用56%嘧菌酯百菌清600倍液、50%退菌特800倍液、38%恶霜灵嘧菌酯800倍液轮换喷施发病部位,尤其是结果母枝。
1.3灰斑病
1.3.1 发生特点 该病由真菌引起,叶片受浸染初期,会产生圆形病斑,直径为2~6mm,边缘清晰,之后病斑灰色。在高温潮湿季节,病斑迅速扩大密集,使叶片呈焦枯状[1]。4—5月开始发病,8月发病严重,叶斑病的发生与雨水多少有直接联系[6]。
1.3.2 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土肥水管理,改善土壤环境,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秋后控制果园内湿度,保持园内干燥,扫除病叶,烧毁,消灭浸染源。在病害流行区喷洒波尔多液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等[7]。
1.4锈病
1.4.1 发生特点 该病菌以孢子在有病落叶上越冬,翌年6月开始危害叶片,8月发病严重,并逐渐落叶。该病主要危害无花果嫩叶、嫩枝与幼果,发病初期,叶片正面出现黄绿色斑点,之后逐渐扩大成病斑,边缘红褐色;发病两周后,病斑逐渐黑化,叶背隆起;幼果被侵染后,初期为黄色病斑,后渐变成黑褐色。
1.4.2 防治方法 加强果园管理,落叶后及时清园修剪,去除病害枝条,集中销毁。6月开始,每隔15d喷施1次代森锰锌杀菌剂做好预防。发病初期可使用苯醚甲环唑、氟硅唑、三唑酮等内吸性杀菌剂连续喷施3次,防止病情扩散。
1.5桑天牛
1.5.1 生活史及习性 桑天牛是无花果主要的害虫之一,成虫栖息于新梢啃食枝干和树皮,对枝干造成损伤;幼虫啃食枝干,影响植株营养吸收,使果实产量降低等[8]。成虫在6月进入迁入高峰期后开始产卵,6中下旬至8月大量发生;幼虫于7月上旬逐渐开始产卵孵化,7—10月是幼虫第一个取食危害阶段;11月后幼虫停止取食,进入越冬状态,翌年3—5月是第2个取食危害期,幼虫在蛀道内暴食危害。幼虫存活期长,一旦环境适宜即可羽化。
1.5.2 防治方法 成虫发生前或初期对树干进行涂白,可避免成虫产卵危害;成虫发生期进行人工捕杀,7—8月对每7d对树枝进行产卵刻槽检查,挖去虫卵,控制幼虫对蛀干危害。9—10月,及时处理有潮湿新鲜虫粪类排出的枝干,在排粪孔处用80%敌敌畏乳油200倍液灌注,并用黄泥填充虫孔周围[9]。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1/0126/820.html
上一篇:洪水考验面前的媒体担当 ——新闻媒体在重大
下一篇:农村幼儿园田园课程的实践研究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