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自然灾害,伴随着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整个过程。《辞海》中关于自然灾害的概念是指:“给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包括干旱、高温、低温、寒潮、洪涝、山洪、台风、龙卷风、火焰龙卷风、冰雹、风雹、霜冻、暴雨、暴雪、冻雨、大雾、大风、结冰、霾、雾霾、地震、海啸、泥石流、浮尘、扬沙、沙尘暴、雷电、雷暴、球状闪电、火山喷发等”。当这些灾害发生时,轻则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重则直接危及人民财产及生命安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而言,就是一个对自然灾害敬畏与抗争的过程。
中华民族上古时期,原始初民慑于暴虐天象,躲避严寒风暴,穴居洞岩,对于天崩地裂、山火频发、洪水汪洋等力量巨大的自然灾害充满恐惧与敬畏。上古神话体系中充满人类与自然灾害顽强抗争的描述与想像,成为中华民族最早抵抗自然灾害的神话“原型”,因为“任何神话都是用想像和借助想像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加以形象化”的过程[1]。毋庸置疑,在灾害中成长起来的华夏初民对强大的自然灾害想像性的完成,反映了在中华文明发轫之初就有着征服自然灾害的强烈愿望。这种愿望作为一种“集体无意识”深刻影响着中国文化的发展,并时刻呈现在不同的文化艺术样式中,正如莫·亚科沃说,影片中的怪物“部分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威胁,部分是人物思想或感情状态的外射”[2]。在文学艺术作品中,自然灾害的发生成为故事展开的时代背景或是叙事动力。电影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并不缺少对自然灾害的描写与叙述。
自然灾害题材电影属于灾难类型电影的子片种,因为所有灾难并非全是自然灾害。当然,我们并不排除有的自然灾害与人类的行为有直接关系。笔者不使用灾难类型的概念表述自然灾害题材电影,而是将其放置于灾难片电影类型下面的子类型进行观照,除为了规避概念混淆外,更旨在强调自然灾害题材影片独特的叙事机制、镜像呈现和意义建构系统。
早期的中国电影有不少是直接或间接体现自然灾害的经典影片。无论是明星公司出品的电影《姊妹花》(1933年)、联华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渔光曲》(1934年)、《天伦》(1935),还是昆仑影业公司出品的电影《八千里路云和月》(1946年)、《一江春水向东流》(1946年),自然灾害成为那个特殊时代电影创作的共同语境。深受“文以载道”传统影响的电影创作者们,巧妙地利用自然灾害的叙事与真实的镜像制造了中国早期电影的“苦情戏”。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华民族独立于世界之林,当代自然灾害题材电影创作的整体语境发生了根本变化,其叙事策略、镜像语言与意义建构模式也发生了改变。
一、自然灾害题材隐匿的“他者”叙事与政治意义的建构(1949~1976)
“电影创作的追求不只是美学自主自发的形态,它总是根据意识形态的需要来进行选择和取舍。在每一个时代,它都是一定历史语境下的产物”[3]。新中国成立之后,电影创作者如何“以电影的一技之长和他们的电影话语向大家陈诉、报告新的中国的现实”[4](P376)成为首先考虑的问题。经过新旧制度巨变的电影创作者与中华民族一起从灾难频发的旧社会跨入新社会,大都饱受旧社会自然灾害之苦,电影镜像不由自主地投射出自然灾害形成的苦难场景。创作者们通过新旧社会自然灾害景象的对比,高扬对新社会的热爱与赞颂,是“十七年电影”一直延续的叙事动机。“文革”时期,自然灾害题材电影的叙事与镜像运用更加走向极端,自然灾害叙事成为提供故事发生的背景或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外在条件,而自然灾害现象并不是主要表现的内容,政治意义的镜像阐释成为影片的主要目的。这个时期自然灾害题材电影的叙事机制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
1.自然灾害叙事的“他者”身份与“被叙述”的镜像
无论是吴永刚执导、殷秀岑、韩兰根主演的电影《饿人行》(1949年),还是水华执导、田华主演的电影《白毛女》(1950年),自然灾害始终充当情节叙事的表层动力,是引发故事发生的外在条件,承担着强化矛盾关系、渲染生活环境和烘托人物形象的主要功能。自然灾害只是作为情节推动的外在因素隐含在镜像呈现的背后,是一个不存在的“他者”。自然灾害场景主要依托人物形象的塑造与生存环境的介绍得以呈现或是“被叙述”。自然灾害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它会让主要人物的命运走向逆着主人公的意愿发展,加剧故事冲突,凸显人物性格。如影片《饿人行》中自然灾害使人们陷入生存困境,引发人们对温饱的强烈渴求,形成愿望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引起对死亡线上挣扎的小人物的怜悯。影片在讽刺之中造成“含泪的微笑”的喜剧效果。在人物行动后面,自然灾害没有进行镜像呈现,始终是一个隐匿的“存在”。电影《白毛女》中自然灾害伴随着地主阶级的残酷剥削共同构成喜儿的生存困境。影片的镜像语言没有铺陈自然灾害的悲惨场景,自然灾害是可以被替换的符号,而真正的动力是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观众与自然灾害中间隔着人物与生存环境的塑造镜像,去推断自然灾害发生程度与发展境况,即便存在些许关于自然灾害影像的展示也是为了人物形象塑造服务。观众与饱受自然灾害之苦的人物形象直接发生审美关系,对自然灾害本体的呈现显然不是影片表现的主要意图。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1/0424/1048.html
上一篇:王运杰一行指导农户冬季食用菌大棚管理
下一篇:日本动画猫汤中暴力美学的多重展示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