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2011年,我考入天津大学力学系,在姜楠教授的指导下,开始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在这里开始相识了《力学与实践》杂志。刚进课题组,发现姜老师订阅了很多力学学会的期刊,其中就包括《力学与实践》。我对期刊中“身边力学的趣话”和“力学家”等小栏目尤为喜欢:武际可教授写的“汤包”;王振东教授写的自然灾害“五部曲”——漫话龙卷风、台风、泥石流、海啸、沙尘暴;纪念陆士嘉先生诞辰100周年的文集;刘大为教授介绍的都江堰工程等文章,都让人印象深刻。它们使我在入门之初就对流体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了我的学习热情。
2012年姜楠教授录制“身边的力学”系列视频课程,我有幸参加了一些准备工作。在视频课中,印象最为深刻的是“野渡无人舟自横——漫谈流体流动中物体的稳定性”这一讲。这一讲主题来自王振东教授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的同名科普文章[1]。文章以唐朝诗人韦应物的山水名诗《滁州西涧》开始,提出为什么停在河边的小船,总是垂直于河岸,而不是平行于岸边?对这一司空见惯的生活现象,我们很少去追根溯源。作者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我们介绍了流动稳定性的相关知识。我们在准备视频课程的过程中,还专门在水槽中进行了相关的实验,用实验验证了“舟自横”理论分析的正确性。后来又看到上海大学戴世强教授2016年写的微信文章《〈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悲惨续篇》[2],文中介绍:2015年6月1日“东方之星沉船”事件发生后,CCTV电视直播中主持人介绍救灾人员担心沉船会在激流下发生大幅度摆动,想先固定沉船。戴教授率先想到了王振东教授的科普文章,参考当时船的位置,认定沉船已处于稳定状态,无须再去固定沉船而耽误救援,遂想办法向救灾现场传达建议,为生命救援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一篇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的科普文章,不仅通过视频公开课的形式得到了传播,更通过戴世强教授的实践行动,真真切切地展现了用武之地。生活、科研、科普、实践就这样轻松而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
伴随着对流体力学的喜爱,我顺利完成了研究生阶段的学习,并于2017年博士毕业后,走上了现在的工作岗位。作为新入职的年轻教师,很少有人会认识我。然而,有一天学院的芦保国老教师突然对我说,他看了我最近发表在《力学与实践》上有关超疏水现象的科普文章[3]。虽然我只是合作作者,但他依然记得十分清楚,有些受宠若惊。经了解,芦老师每年都会订阅《力学与实践》,教改文章、科普文章等等都是他关注的重点。他讲到这本期刊语言平实、深入浅出,在教学工作中给了他很多帮助。他也会时常带着一本,一有闲暇时间就会去看。我惊喜之余,也感谢这本期刊一下子拉近了我与老教师的距离。
《力学与实践》是我的良师益友,帮助并见证了我的成长。如今走上了三尺讲台,我也会通过它来积极引导我的学生们。2018年春季,力学学科相关领导主导“大学生进实验室”活动,目的是让本科生较早地了解学科前沿,积极参与科研项目,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加深学生对学科和科研方向的认识,临近学期末学院组织了一次宣讲活动,让我代表流体力学科研团队发言。考虑到很多学生尚没有学《流体力学》基础课,我就结合流体力学的学科需求,以及现代流体力学的新进展和新方向,为学生们准备了一堂内容充实的科普讲座。其中相当一部分讲解的内容,包括沙丘形态、瀑布、台风、龙卷风、泥石流、沙尘暴、海啸、风动石等自然现象,都江堰、灵渠、三峡等工程奇迹,麻脸高尔夫球的起源等等,都来自《力学与实践》。足球世界杯比赛当时正在俄罗斯举行,我还特地为他们解释了“香蕉球、落叶球、电梯球”.....台下学生们听得非常入神,看得出他们对流体力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一讲的反响非常好,课后有很多学生联系我,寻问流体力学科研团队有哪些研究方向,并希望参与其中。这一次成功的宣讲,是几年来《力学与实践》对我熏陶的结果,它已经对我的课堂教学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在教学中我逐渐认识到仅仅通过教科书,学生们对于知识的了解,不仅有局限性还有滞后性,因此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对互联网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为此,我创建了微信“第二课堂”。除补充课上资料外,还经常推送一些有关流体力学的科普文章,其中很多文章就转载自《力学与实践》微信公众号。如讲到牛顿流体与非牛顿流体这个知识点时,同学们对非牛顿流体感到既陌生又好奇,为了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它们,我在《力学与实践》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2017年第1期的文章《舌尖上的非牛顿流体》[4]并在“第二课堂”上推送,反馈很好。学生们笑谈:没曾想还有这么美味的非牛顿流体!流体力学不再因公式推导和计算而乏味,微信“第二课堂”给这门课注入了活力。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qikandaodu/2021/0517/1123.html
上一篇:论宋人扬陶抑谢之自然观
下一篇:检测的三大解决方案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