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信息
 

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历下区开展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

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09月06日 08:54:54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演习重点环节之一--疏散撤离群众,抢险救灾场景,演练中井庄受威胁群众疏散撤离至紧急集合点,并用大巴车等交通工具转移至临时安置点。警报器响起,疏散撤离组在组长的带领

在演习重点环节之一--疏散撤离群众,抢险救灾场景,演练中井庄受威胁群众疏散撤离至紧急集合点,并用大巴车等交通工具转移至临时安置点。警报器响起,疏散撤离组在组长的带领下跑步进入中井庄内,按照人员分工,采取入户喊话或在房屋外高音喇叭喊话的方式引导居民快速跑出住所。中井庄居民在各组人员的带领下,按照指定逃生路线撤离。在组织疏散撤离的同时,工作组指定专人负责挨家挨户搜寻滞留人员。在疏散撤离时,中井庄党员、年轻大众等迅速成立临时志愿团,加入疏散撤离组,听从疏散撤离组组长指挥,协助疏散撤离组护送群众转移。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团结友爱互助的正能量,也体现了自然灾害救助工作需遵循群众自救互救的原则。

演练现场紧张有序,各小组各司其职,密切配合,救援队员精神振奋,作风顽强,圆满完成演练任务。历下区将以本次演练为契机,着重发现问题短板,全面夯实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基础,统筹抓好“防”和“救”,提升全区防灾减灾能力,为“韧性城区”建设提供必要的基础性支持。

应对突发自然灾害救助体系是否成熟、运行是否流畅?救助预案可操作性如何?应急队伍的实战能力如何?群众的配合程度如何?瞄准这些疑问,历下区组织开展了本次演练。演练以历下区龙洞区域遭受暴雨袭击可能引发山洪、泥石流等次生灾害,严重威胁该区域内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为背景,以受威胁群众转移安置和应急生活救助为重点,旨在提高队伍应急反应水平,提高自然灾害救助抢险实战能力,磨合应急联动机制,强化应急准备,为全区防灾减灾提供保障。

现场指挥、疏散撤离组、抢险救灾组、安全保卫组、交通疏导组通力协作,将群众迅速撤离至紧急集合点,清点人数、组织乘车。但在等待转移时,一名群众因为天气炎热、心情紧张,突然晕倒!疏散撤离组负责人立即向现场指挥汇报。医疗救护组接到指挥部命令后,立即带领救护车和医护人员前往紧急集合点,采取急救措施后将伤员送往医院救治。抢险救灾组在对转移通行路段巡查中,发现部分路段损毁,影响车辆行驶,随即迅速组织队员进行抢修,确保了群众顺利转移。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

【来源:历下区应急管理局】

“全体居民请注意,接上级紧急通知:未来24小时受大暴雨影响,易引发山洪灾害,请大家立即向庄北口紧急集合点转移。”伴随着无人机喊话地面警报声响起,中井庄居民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按照指定逃生路线迅速撤离。这是9月1日济南市历下区自然灾害救助应急演练现场的情景。

转移安置结束后,群众生活救助如何迅速有序开展?这是本次演练的另一重点。据了解,这也是全市范围内开展的首次灾后生活救助演练。“安置救助1组,请完成应急棚宿区的搭建工作!”“安置救护2组,请完成应急供电装备安装调试以及布设照明线路等工作,注意用电安全!”“后勤保障组,请组织群众分组领取救助物资。”“安全保卫组,维护秩序确保应急物资有序发放。”……伴随着一道道指令发出,济南商贸学校名士校区安置点内安置群众的生活救助工作迅速有序展开。预案启动后,历下区应急局等相关部门已紧急调拨、运输了救助应急物资,可及时向安置群众提供食品、饮用水、衣被、取暖、临时住宿、医疗防疫等应急救助,保障受灾人员基本生活。

在启动预警响应环节,气象部门发布气象预警信息后,区政府有关部门和单位、各街道办事处,通过社区网格、微信工作群、手机短信、应急大喇叭等向辖区公众传播预警信号。为做好“最后一公里”的预警预报,历下区针对容易引发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等重点区域严格落实点对点“叫应”基层责任人,确保预警信息第一时间传递到社区、到户、到人,为人员转移避险提供充足时间。同时,对辖区山洪灾害易发区、地质灾害隐患点等重点部位加强盯守,要求一旦强降雨达到阈值或发生异常险情,提前组织危险区群众转移,做到应转尽转、应转早转。

应急物资储备是危机治理的重要前提,对突发事件应对和应急管理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历下区高度重视应急物资储备工作,持续加大投入力度,加快构建以政府(实物)储备为基础、企业(商业)储备和产能储备为辅助、社会化储备为补充的应急物资储备格局,重点加强生活保障类、医疗卫生类、抢险救援类物资储备,逐步形成了品种丰富、规模合理、方式完备、布局完善、共享高效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基本能够满足应对较大突发事件的需要。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zonghexinwen/2022/0906/1768.html

上一篇:四川发布9月份全省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提示
下一篇:财政部、应急部再次预拨四川省1.5亿元中央自然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