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自然灾害学报
主办:中国灾害防御协会;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
主管:中国地震局
ISSN:1004-4574
CN:23-1324/X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刊
影响因子:0.744499981403351
被引频次:76174
数据库收录:
北大核心期刊(2000版);北大核心期刊(2004版);北大核心期刊(2008版);北大核心期刊(2011版);北大核心期刊(2014版);ProQuest 数据库;地学数据库;科学文摘数据库;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文摘与引文数据库;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期刊分类:环境与安全
期刊热词:
自然灾害,地震,灾害,泥石流,滑坡,地震灾害,地质灾害,GIS,地理信息系统,数值模拟,
原因:近年来,世界水土流失问题严重,已经威胁到我们人类的生存。 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境保护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索。 搜索结果: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而且暴雨多。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此外,大量开垦陡坡,陡坡越开越穷,越开垦越严重,生态循环恶劣; 滥伐森林,甚至滥伐树根和草坪,树木锐减,地表,河边的土壤流入河流。 河床上涨,洪水泛滥,而且土地,引发沙尘暴,淹没土地,使原来的绿洲沙漠化。 此外,一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如合理建设道路、修建楼房等,会破坏植物,降低边坡稳定性,造成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应减少坡面径流,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尽量提高侵蚀基准面。 采取防治措施时,应形成地表径流区,然后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分级防治,防控结合,以预防为主; 治法结合治沟,以治法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 采取多种措施综合管理、集中管理、持续管理才能见效。 再多植树,使土地不易水土流失。 不能让他随便砍伐树木。 不合适的地方请改正,追加一点
一次自然课后,我们班成立了环境保护小组,对水土流失进行了调查和探索。 搜索结果:主要是因为大部分地区是季风气候,降水量集中,而且暴雨多。 容易发生水土流失的地质地貌条件和气候条件是我国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此外,大量开垦陡坡,陡坡越开越穷,越开垦越严重,生态循环恶劣; 滥伐森林,甚至滥伐树根和草坪,树木锐减,地表,河边的土壤流入河流。 河床上涨,洪水泛滥,而且土地,引发沙尘暴,淹没土地,使原来的绿洲沙漠化。 此外,一些基本建设不符合水土保持要求。 如合理建设道路、修建楼房等,会破坏植物,降低边坡稳定性,造成滑坡、塌方、泥石流等更严重的地质灾害。 防治:应减少坡面径流,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尽量提高侵蚀基准面。 采取防治措施时,应形成地表径流区,然后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分级防治,防控结合,以预防为主; 治法结合治沟,以治法为主; 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 采取多种措施综合管理、集中管理、持续管理才能见效。 再多植树,使土地不易水土流失。 不能让他随便砍伐树木。 不合适的地方请改正,追加一点
关于评价的几个概念:
环境影响评估(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 )。
对某工程开工前选址、设计、在建工程中和开工建设、退役后对环境的影响进行了分析、评价和预测。 1969年,美国首先提出了环境影响评价的概念,并在《国家环境政策法》上将其规定为制度。 此后,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澳大利亚、亚洲、法国等也相继推进。 2003年公布的《环境影响评价法》规定,新建、改建、扩建工程时,必须提交环境影响报告书。 该制度根据区域环境特点,即根据气象、地理、水文、生态等条件,对工业区、居民区、公共设施、绿化地带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以便为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污染防治和其他公害提供科学依据
环境质量评估)。
按照一定的评价标准和评价方法,对一定区哉内的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和预测。 根据时间因素可分为环境质量回顾评价、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和环境影响评价(预判评价)。
环境风险评估(environmental risk assessment ) )。
环境风险评估的目的是针对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项目执行中可能发生的突发件(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从而造成人身安全和环境影响及损害使建设项目事故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损失和环境影响最小。
环境风险评估应以事故造成厂(场)外人员伤害、环境质量变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为评估工作重点。
评估内容包括风险识别与分析、同类项目事故统计、风险标准体系、最可靠事故与发生源项目、结果计算与风险评估、风险管理与风险防控措施、应急预案等。
文章来源:《自然灾害学报》 网址: http://www.zrzhxb.cn/zonghexinwen/2022/1213/1777.html
自然灾害学报投稿 | 自然灾害学报编辑部| 自然灾害学报版面费 | 自然灾害学报论文发表 | 自然灾害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自然灾害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